
唯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①
一、项目概况
趋势性的水质劣化、国家对水处理要求的提标以及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决定了水处理装备市场需求的刚性化。近年来,水处理特种新型装备市场正向二、三线城市及乡镇扩展。该行业在华东苏南一线城市的市场已趋向成熟但远未饱和,而华东苏南二、三线城市及华东其它省份城市的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为了抓住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苏滁大道以东、兰州路以西、大王郢路以南、清流路以北中间地块投资建设“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项目于 2015 年 6 月 30 日取得了苏滁现代产业园
经济运行局关于该项目的备案(苏滁备案【2015】6 号)。项目于 2015 年 7 月委
托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 1951 号)编制了《安徽唯
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2015 年
8 月 3 日取得了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房产环保局对该项目的环评批复(苏滁建房环发【2015】10 号),目前企业处于基础建设期。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企业在保持产能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有生产工艺的进行调整,增加喷漆、喷砂等工序。依照原有环评批复要求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已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暂停建设,且待正式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 6000 万元,占地面积为 10000m2,总建筑面积为 6684.14m2,其中厂房面积为 5195.6m2,办公楼面积为 1176m2 及其他附属设施面积为 105m2,主要生产集成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常吊真空引水设备和其他各类型特种设备。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总年产 250
套各类水处理设备。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委托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房产环保局于 2016 年 4 月 22 日以苏滁建房环发[2016]3 号文对该
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同意该项目的建设。2016 年 5 月开始建设,2016 年 10
月建成投产,2017 年 3 月 24 日向苏滁现代产业园行政服务大厅窗口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据国务院令第 682 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国环规环评【2017】4 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暂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受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房产环保局的委托,滁州市环境监测站组织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勘察,结合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房产环保局对该项目环评审批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并根据相关技术资料,滁州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8 年 4 月 17~18 日,对该项目竣工进行了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并编制了验收监测报告。
二、验收监测报告编制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6 月;
2.2 国家环境保护国环规环评【2017】4 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2017 年 11 月;
2.3 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 年第 9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指南:污染类影响》,2018 年 5 月;
2.4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 年 4 月;
2.5 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房产环保局关于《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16 年 4 月 22 日;
2.6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应急预案备案表,
2018 年 5 月 31 日;
2.7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验收监测申请书,2017 年 3 月 24 日;
2.10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自查表,2017 年 3 月 24 日;
2.11 滁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监理报告表,2018 年
4 月 26 日;
2.12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危废处置合同;
2.13 公众参与调查表;
2.14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相关情况说明,2018 年 3 月。
3.1 自然概况
三、工程建设概况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淮河之间,南临全椒,北依明光,东连来安,西衔定远、肥东,东南与江苏省江浦县隔滁河相望,市境纵距约 60.8 公里,横距约
56 公里,总面积 1398.7 平方公里,呈三阶梯形镶嵌在长江北岸,京沪铁路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
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3.2 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水处理装备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唯达水处理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胜军;
行业类别:[C3591]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 建设性质:新建;
投资:6000 万元;
建设地点:苏滁现代产业园区苏滁大道以东、兰州路以西、大王郢路以南、清流路以北中间地块;
建筑面积:6684m2。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 60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86 万元,占总投资的 1.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车间实行常白班制度每周工作 6d,每班 8 小时,年
工作日 300 天,年生产 2400 小时。根据本项目工艺流程设计,本项目的劳动定
员共计 50 人。
表3-1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
|
项目 类别 |
名称 |
原环评中建设内容及规模 |
目前实际建设情 况 |
1 |
主体工程 |
水处理装 备生产线 |
水处理装备生产线,建筑面积2800m2 |
已建成 |
办公楼 |
4F,建筑面积1600 m2 |
环评中为4F,为满足实际需要办 公楼变动为3F。 |
||
2 |
储运 工程 |
原料仓储 |
建筑面积1000m2 |
已建成 |
成品仓储 |
建筑面积800m2 |
已建成 |
||
3 |
公用工程 |
给水 |
给水管网及相关设施,供水750m3/a |
已建成 |
排水 |
排水管网及相关设施,排水600 m3/a |
已建成 |
||
供电 |
配电房,年用电量10万kWh |
已建成 |
||
消防 |
设置集中的水消防栓系统,采用生产、 生活、消防合并的环状给水管网。 |
已建成 |
||
4 |
环保工程 |
噪声控制 |
隔声、减振等 |
已建成 |
废水处理 |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达三级标准后纳入滁州市第二污水处 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清流河。 |
已建成 |
||
废气 |
活性炭、过滤棉、移动布袋除尘设备, 车间内通排风设施 |
已建成 |
||
固废处理 |
一般固废堆放点,占地面积10m2 |
已建成 |
||
危废暂存场所,占地面积10m2 |
3.3 主要生产设备
表3-2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类型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备注 |
数量(台套) |
实际情况 |
机械加工设备 |
1 |
行车 |
10吨龙门式 |
3 |
3 |
2 |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
CNC-4000 |
1 |
1 |
|
3 |
剪板机 |
QC11K-10*3200 |
1 |
1 |
|
4 |
折弯机 |
WC67Y/K |
1 |
1 |
|
5 |
锥体卷板机 |
/ |
1 |
1 |
|
6 |
卷板机 |
J2500X-12 |
1 |
1 |
|
7 |
空压机 |
AA6-37A-F |
1 |
1 |
|
8 |
自调式滚轮架 |
HGZ-5A |
3 |
3 |
|
9 |
升降平台 |
SJY0.3-12 |
2 |
1 |
|
10 |
摇臂钻床 |
Z303Z-10 |
1 |
1 |
|
11 |
自动焊接操作机 |
HJ-3530 |
2 |
0 |
|
12 |
装饰管破口机 |
610SD |
1 |
1 |
|
13 |
弯管机 |
DWJ-76 |
1 |
1 |
|
14 |
变位机 |
HB-50 |
1 |
0 |
|
15 |
空间臂 |
SPH-605 |
1 |
4 |
|
16 |
氩弧焊机 |
WS400 |
3 |
3 |
|
17 |
二保焊机 |
NB-500I |
3 |
3 |
|
18 |
布袋除尘器 |
/ |
4 |
4 |
|
19 |
电动叉车 |
CPD25FJ1 |
1 |
1 |
|
喷砂喷漆房 |
1 |
除尘设备 |
/ |
3 |
3 |
2 |
回砂设备 |
/ |
2 |
2 |
|
3 |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
/ |
1 |
1 |
|
4 |
电器控制系统 |
/ |
1 |
1 |
|
5 |
除尘器 |
风量约10000m3/h |
1(共用) |
1 |
|
6 |
烤灯 |
/ |
1 |
1 |
3.4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 3-3。
表 3-3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序号 |
类别 |
环评中用量 |
实际情况 |
来源/备注 |
||
名称 |
用量/年耗 |
名称 |
用量/年耗 |
外购 |
||
1 |
原辅材料消耗 |
钢材 |
200吨 |
钢材 |
200吨 |
|
2 |
水泵 |
250台 |
水泵 |
250台 |
||
3 |
阀门 |
500个 |
阀门 |
500个 |
||
4 |
焊条 |
800kg |
焊条 |
800kg |
||
5 |
水 |
750m3 |
水 |
602.91m3 |
区域内布设供水官网,由园 区供水 |
|
6 |
能源消耗 |
电 |
10万kWh |
电 |
10万kWh |
新建配电设施,由园区供电 |
6
3.5 水源及水平衡
本项目以自来水为水源,水平衡详见图 3-1。
图 3-1 项目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年)
3.6 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
建设项目生产分为机械加工、焊接组装、喷砂、喷漆烘干等主要工段。
(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3-2
外购钢管、钢板等原材料
剪板、切割、钻等机加工
S1:废金属料
焊条石英砂
底漆、稀释剂
小件焊接组装喷砂
喷底漆
电烘干
S2:废焊条
G1:焊接烟尘
G2:喷砂粉尘
S3:废砂
G3:漆雾及有机废气
S4:含涂料废物
面漆、稀释剂
喷面漆
G3:漆雾及有机废气
S4:含涂料废物
电烘干
外购的电机、控制柜、五金件等
90%
组装
10%
S5:废包装材料
成品测试
G4:上料粉尘
W1:测试废水
成品
图 3-2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项目将外购的钢材、钢管等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剪板下料,再经折弯、钻孔、绞丝等机械加工工序后进行焊接组装,然后进行喷砂及喷漆、烘干, 最终和外购的电气配件进行组装,组装后的产品即为成品水处理设备(其中约
10%的产品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不同类型的水处理设备仅为图纸设计不同,生产工艺流程类似,无其他特殊步骤。
喷砂: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本项目使用的喷料为石英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喷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
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本项目设置 2 个密闭的喷砂室,1 个为不锈钢表面喷砂,1 个为碳钢表面喷砂,面积分别为36m2、
60m2,为人工喷砂,采用抽风机(风量为 10000m3/h)对粉尘进行收集,粉尘收集后经三套旋风+滤筒式除尘器处理达标后经 15m 高排气筒排放。
喷漆:项目喷漆室采用喷烤一体房(面积为 60m2),采用干喷的方式。人工喷漆,分为底漆、面漆两层漆,项目年喷漆时间约为 600hr,喷涂厚度均≤1mm, 喷漆面积约为 34200m2(由于项目生产的设备大小不一,此数值为根据现其他厂区的生产内容进行估算,为底漆+面漆喷涂总面积)。喷漆使用的涂料为已调配完成的成品涂料。喷漆后的工件直接在喷漆房内烘干,烘干时间约为 600h/a。喷漆房烘干控制温度为常温~50℃,可调节,喷漆房采用电加热,墙壁四周安装远红外加热管。烘干后的产品即为成品。每天喷漆工作结束后,使用油漆稀释剂对喷枪进行清洗,每次清洗量约为 0.25kg。
喷漆时,外部空气由进风口经初级过滤网过滤后由送风机送到房顶,这样气体进入静压室内经过滤棉均匀地充斥漆房,并在工件周围形成风幕,这时漆房内有载风速可达 0.3m/s 以上。工件两侧工作区域内层流风速均匀,且喷漆时的漆雾不会在操作者呼吸带处停留,而随气流迅速下降,之后在排风机的作用下,气流通过排风过滤系统流向排风道,经“过滤棉+活性炭” 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放。
测试:根据企业提供资料,项目产品中约 10%需要进行测试,测试分为两种, 一种为设备单体测试,一种为设备联动调试。
设备单体调试:将需要测试的设备连接→用电设备接电→将物料投加到设备内(反复测试)→测试设备给料量及计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将物料重新收集保存。
设备联动调试:将调试设备安装连接→用电设备接电→设备通水试压→设备单体调试→设备联动调试→根据现场要求模拟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将物料放入系统中→根据所需条件设定→测试产品性能→记录测试数据→完成产品测试;
根据上述流程,在设备单体测试及设备联动调试时,均需要进行投料,物料在投加至料仓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上料粉尘(G4),此外,在设备联通调试时会
9
产生少量的测试废水(W1),调试用水是在设备联动调试过程中,需要加水进行调试,调试内容针对需要加入聚丙烯酰胺、聚合氯环氯药剂的部分设备进行联动调试,用水为自来水,用水为循环使用,使用结束后排放。调试用水量每年为
130.5 吨,废水量约为 117.45 吨/年,废水主要成份为絮凝剂,为间歇式排放,直接排入城市管网。
3.6 项目变动情况
因环评建设内容为前期规划,环评前期规划为4F办公楼,为满足实际需要办公楼变动为3F。升降平台(SJY0.3-12)为2套,实际为1套,自动焊接操作机(HJ-3530)为2套,实际为0套,变位机(HB-50)实际为0,空间臂(SPH-605)为
1套,实际为4套。为满足实际需要设备部分有所变动。为优化废气处理效果,加强通风换气效果,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原环评中喷砂废气除尘器一套布袋除尘器现实际改为三套旋风+滤筒式除尘器,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96)表 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原环评中用水量为750吨,现实际用水量为602.91吨。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